策点洞察

厂区里的一切井然有序,一辆满载原材料的大货车首先驶入电子过磅平台进行自动称重;接着“地材取样AI视觉识别系统”开始介入工作。货车里的原材料被带有AI视觉识别功能的高清摄像头随机拍摄,这是工厂在做原材料的抽样检测。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下,这批样本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工艺水平和标准,立马会显示在不远处的调度室大屏幕上。

通过质检后,这车原材料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这是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日常生产场景之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业互联网加持下,公司已改变了“生产靠吼、检测靠手”的作业模式,成为全国首家实现混凝土性能在线检测和智能品控的企业,相关的产能利用率、运输和泵送效率均提升20%以上。而为这家传统建筑企业插上信息化翅膀的正是国内首个聚焦混凝土行业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公鱼互联云平台。

公鱼互联云平台(下称“公鱼互联”)为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打造。作为重庆建工集团控股子公司,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主营预拌混凝土生产、大宗物资采供集成服务等业务。今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其中,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基于“公鱼互联”云平台的混凝土全产业链资源协同解决方案》成功入选。

一家传统建材行业的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跨界去做与本业看似并无关联的工业互联网?“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业务发展。”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礼说。

2007年重庆建工集团整合下属4家搅拌站,成立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整合初期,这4家搅拌站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等环节中各自为政,不利于企业管理,后来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把流程整合在一起”。从2009年开始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对预拌混凝土行业进行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至2015年,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陆续开发出智能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等系统模块。2016年起,公司又开展了混凝土搅拌站智能化升级,逐步实现原材料进厂、生产组织、产品质检、调度运输全过程信息互联。2017年之后,团队相继在物联网、大数据领域发力。张兴礼介绍到,“我们是行业内最早开始信息化探索的企业之一,实际上在“公鱼互联”上线之前,在公司业务辐射范围内,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服务于自身业务的资源协同服务网络”。

在满足企业需求以后,张兴礼和团队有了服务行业的想法。

在细分的混凝土领域,2019年行业产值已超过1万亿,国内预拌混凝企业数量超过1.1万个。但行业内普遍存在准入门槛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协同性差等特点,造成了混凝土产业链资源利用率低、附加值低、产能严重过剩。2019年国内预拌混凝土产能已超过60亿立方米,但混凝土企业的正常平均产能利用率仅有20%左右。

一方面是行业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混凝土企业的发展却必须通过重资产的投资加持,也就是行业发展对金融支持存在强需求。但正如张兴礼所说,“由于此前混凝土行业信息化程度太低,基本没有数据沉淀,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支持”。因此,在这个恶性循环中,行业升级的脚步一直迟滞。“混凝土产业链上,上游企业一般是分散的中小企业,下游企业一般是大企业,要打通产业链需要有一个开放的云平台来连接”。

2019年“公鱼互联”正式上线,除了服务自身系统内的企业,也向体系外的企业开放。与互联网企业“将技术延伸进工业”踏入工业互联网的路径不同,从实体细分场景“飞出来”的平台,走的是“业务倒逼技术”的发展路径。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将封闭的业务平台变成了一个面向行业的、开放的云平台。目前“公鱼互联”集成了公鱼集采、公鱼商城、公鱼物流、公鱼智能、公鱼运维和公鱼金服六大子平台,“基本可以覆盖混凝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种生产、经营场景”。

从平台价值上讲,正如文章开头描述的场景一样,“公鱼互联”首先能够帮助单个企业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的数字化升级,让企业实现产销、供应链的协同,从而降本增效。得益于“线上化”“云办公”,在今年疫情形势好转之后,“公鱼互联”云平台助力的252个施工项目复工复产。

其次,单个企业进入“公鱼互联”云平台生态后,在经营、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能够享受到产业资源共享、协同好处。以物流运输板块为例,平台上的物流配送功能,类似建材行业的“滴滴打车”,通过系统派单的模式,让混凝土生产企业与泵车运输企业实现货、车高效匹配、利用,从而让平台内的运输资源共享。现阶段,平台已经形成年产量1500万m³的智能化生产和配送网络。“现在,我们和同行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比如重庆交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他们的车已经整合在了我们的平台里”张兴礼说。

最后,在众多企业上云、上平台后,平台能够沉淀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将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目前“公鱼互联”的大数据已接入相关行政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数据端口,在安全生产、物流运输、企业贷款等方面为行业赋能。

在平台规模上,目前“公鱼互联”已与近5000家混凝土产业链供需用户互联互通,累计完成订单量50万笔,交易金额超过50亿元。

谈到“公鱼互联”在现阶段跑出的成绩,张兴礼谈到了勇气。

“作为跨界者,国内没有现成的混凝土工业互联网平台给我们借鉴学习”,这是“公鱼互联”发展首先面临的难题,但他认为,在传统的混凝土行业做工业互联网,比连接设备更难连接的是人心。因为,也许让各个厂商的设备连接起来,只需要修改设备的公共系统,成本可能在2-3万元级别。甚至,“前期只要企业愿意上平台,建材物流公司愿意送设备升级”。但企业在材料采购时,“即使‘公鱼互联’上已进驻了2741家材料经销商,可集中采购物资达9500多种,80%的大宗建材都能在平台上采买到。交易一旦透明,势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作为先行者,诸如此类技术与利益的博弈是现阶段张兴礼和团队必须面对的尴尬。

不过,在新技术的浪潮下,通过技术去打破传统利益链条,通过技术提高各种传统行业效率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特别是“智慧建造”“新基建”“产业互联网”等概念的风口下,政策导向、行业趋势也给了从业者诸多信心。根据张兴礼的定位,“公鱼互联”将以平台为载体,持续聚焦混凝土行业,深层次拓展应用场景,为混凝土行业生产经营提供解决方案,推进基于平台的创新服务,为智慧新建造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全产业链赋能。

目前“公鱼互联”主攻重庆以及西南区域市场。

友情链接

在线
沟通

在线
QQ

电话
联系

18581565490

在线
留言